牛奶的滋味

   

 

在高雄橋頭鄉的乳牛場拍攝大愛「張紹南的故事」,第一次和牛群這麼接近,看見飼養的環境、牛奶採集的過程。

 

一早到乳牛場,慈濟師姐已經準備好自己做的手工黑糖葡萄乾饅頭,和個頭飽滿黃澄澄的蜜番茄,饅頭香Q有嚼勁,化妝助理美眉說:已經吃了三個!很想帶走!。番茄也是鮮甜多汁,加上乳牛場熱騰騰的鮮牛奶,在南台灣的陽光中開始一天的工作,感受著許多好人、好事時刻在生發,好幸福。

 

牛場主人告訴我,乳牛要一直養到生下第一胎才開始工作,初乳是小牛專屬的,喝了增強免疫力。之後小牛便只能喝奶粉了!有些高泌乳量的牛一天可以生產三四十公斤的牛奶,泌乳期從七個月到一年都有。

 

牛場裡多是母牛,配種工作都是購買國外經過篩選的冷凍精液用人工受孕的方式完成,產下的小牛品質較穩定,也無需飼養公牛以節省成本,場內一二頭公牛只為了測試母牛是否到了發情期。

 

如果乳牛場不需要公牛那母牛生下的小公牛該怎麼辦呢?主人說只好賣給其他養牛場當肉牛……。這時候性別竟決定了生死。看著一群群小牛可愛的模樣,很是不忍。吃全素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並不容易,但減少肉類的攝取尤其是紅肉,盡量用其他食物替代,對身體較健康也符合節能減碳的趨勢。

 

記得八八風災後牛奶缺得兇,主人說災後要消毒,加上停電機器無法運作採集牛奶,一天二次的擠奶工作若不能完成,囤積在母牛體內的牛奶一二天後便會發酸,為確保品質那段時間的牛奶都不能使用。而平價咖啡的興起增加了鮮奶的使用量,也是缺貨的原因之一。

 

拍攝完畢離開乳牛場前,喝了杯溫熱的鮮奶,香純中有著台灣人的勤懇與濃濃的人情味。

 

在燕巢鄉拍攝時,慈濟師姐不嫌麻煩的為劇組準備餐飯,炒了米粉、親手做了蘿蔔糕、素羹湯,龜苓糕切好、燕巢芭樂一片片整整齊齊排在盤裡…………。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他人給予的都該感謝。

 

這齣戲裡演個熱情土直的鄉村女性,有三個孩子和一個酗酒的先生。因為先生駕車肇事撞傷了榮民伯伯,由於自己的父親也是榮民,出於責任感與同情便照顧獨身一人的老榮民。相處中,榮民伯伯從一開始的猜忌漸漸卸下心防,在彼此的關懷與扶持下重拾對人的信賴。而待己如父的榮民伯伯更挽救了自己瀕臨破裂的家庭,讓先生遠離酒精與不間斷的應酬。一段緣分,讓二個人對生命有了新的體認。

 

是過去從未嘗試的角色,很有趣。對白經過導演的「傾囊相授」,說起台語很有鄉土氣味。很開心的是和演老榮民的傅雷哥合作,小時候經常看傅哥的戲,還有馮海、李麗鳳……等等,都曾是華視當紅的演員。看見傅哥,熟悉的親切感油然而生,他們曾伴著我走過青春年少。

 

滄桑無依、看盡世情冷暖的老兵,寶刀未老的傅哥演來生動自然。重視養生的他固定上健身房,過午不食,所以中飯得吃得飽飽的,剛好我吃得不多,往往一個盒飯裡我負責配菜,主菜和白飯就由傅哥解決

 

工作中接觸到不同領域的人、事,這難得的經驗與感受彌足珍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