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物語》系列,是擁有將近 20 年歷史、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家喻戶曉的模擬建設遊戲,它是如何在悠久的歷史中在玩家之間立於屹立不搖的地位呢?自然有它獨到吸引人之處,以下就從歷代開始回顧:
《工人物語》(The Settlers)
在 1993 年由德國開發商 Blue Bytes 所開發的《工人物語》,是一款標準的模擬建設遊戲,最初的平台為 Amiga 主機,後來移植到 PC 平台上,在當時的硬體條件下,能達到最多可控制 64000 個單位,可說是相當驚人的數字。
《工人物語》在當時主打可愛幽默的卡通畫風及嚴謹的生產管理系統而顯得格外令人注目。玩家必須管理維持土地及資源,例如,如木材、石頭、魚等等,對於資源的運用也需要最各種精細的規劃,諸如工人必須獲得食物才能工作、生產出來的資源該先被什麼建築物所運用、輸送路線該如何規劃…都是玩家必須要考量的因素。
最具特色的道路系統,玩家必須自行規劃出道路,需注意的是必須保持道路的暢通及便利性,不然道路都塞住貨物可就無法運到需要的地方,另外就勢能在道路上設置旗幟,工人會依照旗幟一個一個接力的傳下去,非常有意思。
此外,在畫面就能看到工人們辛勤工作的模樣,體型雖小卻有極為精緻及出色的動畫表現,在當時硬體受到極大限制的狀況下,可說是一大創舉。
《工人物語2》 (The Settlers II)
隨即在三年之後推出的《工人物語2》,結合豐富的經濟要素、少許的戰鬥以及一群可愛的工人們再度出發。這次加入了眾多的關卡及戰役模式,玩家必須扮演不同的種族解決每個關卡給予的任務,玩家必須帶領小工人們探索世界的秘密。
《工人物語》系列的精神就在於它那有深度的生產鏈,玩家除了要安排好工人們的工作外,然後如果將生產出來的基本原料分配給更進階的物品,如工具、武器、食物等等,這些都是玩家必須思考的,此外依然保留一代中大受好評的道路系統,至今依然是粉絲們間受到肯定的一代。
《工人物語3》 (The Settlers III)
這款在 1998 出品的第三作,改進了二代的不少問題,並且大幅的提昇了畫面品質,不過取消了自行建造道路的系統卻是讓許多玩家非常失望的。遊戲的重心依然是放在如何規劃市政建設加上戰鬥要素上,而可愛的工人依然是保留著。
在生產上,依然是擁有著環環相扣的生產鍊,玩家必須要規劃以什麼資源做為優先考量,唯一的差別就是不用再規劃工人的行進路線,對於新玩家來講是讓入門簡單了不少,不過對老玩家來看,就是將工人物語最有特色的系統給拿掉。
這次追加全新種族系統,可以扮演亞洲人、羅馬人和埃及人,每個種族所需的建築需求及樣式都不一樣,所以在建設上每個種族都會有所差異,另外就是追加了神的信仰,修建神廟,訪問祭司後,就能施展各式各樣的魔法,像是創造資源或摧毀敵人等等,讓遊戲內容變得相當有意思。
《工人物語4》 (The Settlers IV/The Settlers: Fourth Edition)
打造一個功能完備的城鎮,在這一環扣著一環的生產鍊上,使用最有效率的創造出最完美的貿易系統才是工人物語的精隨,這是老玩家們再熟悉不過的,也受到其他多數遊戲的仿效。
戰鬥一直都不是工人物語所強調的部份,所以它在許多細節上並不如同其他即時戰略一樣重視戰鬥系統,但是卻又是這款遊戲所無法切割的部份,就是任務的最後,你依然會需要大量的軍隊去殲滅你的敵人!
在這次的任務中,必須操作三個種族:瑪雅、維京、羅馬對抗邪惡的種族「黑暗氏族」,這是個跟以往都不同的種族,此種族沒有塔樓,玩家佔領了這個種族的領地後,必須派園丁去施肥取回大地的生機,給了玩家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任務類型。
此作加入最具價值的功能,莫過於可讓整體遊戲速度加速,可說是《工人物語》系列的一大突破,對於某些玩家來說,這可大大的改善對於遊戲速度不夠快的問題。在畫面上的表現亮眼的《工人物語4》,這次在建築物細節及人物動作上做了強化,拉近攝影機鏡頭可以看到屋頂上每一片磚瓦或是看到小人努力揉著麵包的樣子,讓玩家不由得發出會心的一笑。
《工人物語5》 (Heritage of Kings, The Settlers)
《工人物語》在5代做了一些巨大變動,本來為模擬建設遊戲,一下變成了即時戰略類型,讓眾多玩家無法接受這樣的改變,甚至有不少玩家認為 5 代是一款向世紀帝國看齊的遊戲。
雖然與其他的即時戰略起來,《工人物語5》依然是很重視城市建設的部份,不過它將很多的生產部份簡化,轉而強化戰鬥的部份。戰鬥的部份追加了英雄單位,擁有各種不同的能力及技能,也能僱用各種不同的兵種進行戰鬥,不過因為兵種平衡性不佳,也造成玩家不少抱怨的聲浪。
值得讚嘆的是,它在畫面上又更進一步的強化了,新的 3D 圖像引擎,打造出美麗的景色以及多變的四季景象,過場動畫也做的相當的漂亮,不過可惜的是以往走可愛畫風的人物,在這次人物變的寫實,失去了以往工人物語的原味。
《工人物語6》 (The Settlers: Rise of an Empire)
在 2008 年所出品的最新作《工人物語6》,大幅的修正 5 代玩家們詬病的問題,捨棄的生產面來強化戰鬥面這個部份,不過依然沒走出過於偏重於即時戰略的陰影。
在此代中,恢復了以經濟為導向的特色,不過跟四代比起來,依然簡化了不少部份,經濟建築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採集、加工、軍事,每種經濟建築依然是環環相扣,在生產時必須互相配合及調整,才能有效率的提昇城鎮成長速度,天氣的要素也影響著這次生產的要素,在寒冷的地區要考量食物的存量,在炎熱的的地區則要顧慮農作物不被燒毀,帶給遊戲更豐富的多樣性。
然後令玩家不解的系統,則是這次的英雄系統,這次的城鎮建設是由英雄所提供,凡是想要建設新種類的建築物,就必須提昇英雄的等級,讓玩家有種彷彿即時戰略的城鎮中心等於英雄升級的感覺,少了工人物語的味道。
而以畫面及音樂見長的《工人物語》系列,在 6 代中表現依然亮眼,不管是建築物還是工人的動作,最重要的是短身可愛的工人再度回歸,讓不少玩家對這代的評價上升不少。
《工人物語7》 (The Settlers 7:Paths to a Kingdom)
這款 2010 年所出的《工人物語》,歷經 17 年的歷史終於發展到了 7 代,這次 Blue Bytes 將遊戲的重心拉回到系列最基本的玩法,強調嚴密的生產線系統,並且增加一種不用靠軍事也能獲勝的方法,勝利點(Victory Point)模式。
在生產方面,7 代恢復了 2 代老玩家們讚賞的道路節點系統,路必須靠玩家自己拉出來讓每個建築物之間互相流通,各工作站所需的物資都必須依靠倉庫做傳遞,因此在規劃倉庫位置上顯得格外的重要。
至於這個勝利點模式,讓玩家在過去幾代幾乎到最後只能用軍事取勝的單調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一般來說,要取得獲勝的勝利點是 6 ~ 9 點,取得了所需的點數還必須維持三分鐘才能贏得勝利。勝利點的取得方式相當多樣,像是擁有最多土地、最多的金錢、最多的軍隊、最多的貿易點等等。想取得勝利不再拘泥於軍事上,可以研發科技或是專精在貿易上來獲取勝利,不過由於勝利點是有可能會被其他玩家奪去,因此如何維持手中的勝利點或是想盡辦法以身上的資源奪取另一個勝利點,讓這充滿不安定要素的比賽更加的刺激。例如:遊戲中入手 25 金幣可獲得一個勝利點,可是當你僱用兵使用大量的金幣後,就有可能讓超越你所持金的玩家搶走這個勝利點。
不過也有存在著無法搶奪的勝利點,屬於先搶先贏的類型,例如:奪取特殊貿易點。科技部份則相當的特殊,它是所有玩家一起共用,一旦獲得此科技樹的獨占科技部份,別的玩家將無法搶奪,而且能對軍事、經濟發展有非常有用的加成,讓玩家以最少的資源做出更多的事情!
除此之外,7 代也是歷代以來畫面及音樂表現最優秀的,而且還加入了城堡客製化的要素,玩家可以在遊戲中收集到各種城堡的配件,可能是用購買、可能是解鎖,然後可以自由變更自己城堡的外觀,這點讓工人物語表現的優秀畫面能呈現在城堡上,再搭配上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城市顯得格外的壯觀,也讓玩家多了收集配件的樂趣。
工人物語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模擬建設遊戲,從歷代可以見到許多工人物語各種嘗試創新的變化,不過工人物語始終如一的貫徹它那非常有深度的生產系統以及那群可愛的小工人們帶給玩家無限的樂趣,是一款非常值得玩家探索及鑽研的遊戲。
更豐富、更精彩的即時影音新聞請至 【gamebase遊戲基地GNC新聞】